熱門文章
中國呼之欲出的通脹問題是比特幣在國內大熱的主要原因
發(fā)布時間:2016-07-07 分類:趨勢研究 來源:南華早報
比特幣在中國如此受歡迎,這讓人覺得很奇怪?
如今,傳統(tǒng)金融業(yè)高發(fā)的信息泄露以及安全問題促使公眾轉向比特幣及其底層技術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這些技術?!稊底贮S金:比特幣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》(Digital Gold: The Untold Story of Bitcoin)由納塔涅爾?波佩爾(Nathaniel Popper)所著,本書是比特幣的初級讀本。
大量的比特幣挖礦企業(yè)選址中國內蒙古以及其他一些偏遠地區(qū),因為這些地方電費便宜,各方面的成本都很低。同時,人們常說全球過半數的比特幣交易都發(fā)生在中國。不過,中國政府卻對比特幣表示擔憂。中國大陸也有幾家比較活躍的交易所,但和國內龐大的客戶群相比,也只是杯水車薪。
為什么比特幣能成為中國人的新寵?
比特幣在中國如此受歡迎,這的確讓人覺得很奇怪,原因有兩點。第一,國內銀行泛濫。就連很多偏遠鄉(xiāng)村地區(qū)也有完備的銀行系統(tǒng)。郵政儲蓄網絡以及農村信用社可以同時滿足貧富兩類人的需求。銀行開戶非常簡單,任何人都有權在國內任何地區(qū)開戶,耗費的時間不足10分鐘。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企業(yè)來說,申請借記卡都是一瞬間的事,你不用回答任何問題。
第二,中國銀行和郵局都能提供完善的轉賬服務。另外,像阿里巴巴、騰訊、銀聯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轉賬服務價格非常便宜,甚至還會時不時補貼其用戶。
那么到底比特幣為什么能在中國這么火?與西方國家不同,中國人對中本聰的真實身份這類追根溯源的問題沒有興趣。而且在中國匿名購買毒品不是什么大事,因為追蹤現金交易和追蹤比特幣分布式賬簿交易一樣困難。Popper發(fā)現,中國的比特幣用戶并不擔心交易的隱秘性問題。那么就只剩下一種可能:恐懼通脹危機。
不只是Popper,很多人都認為,由于比特幣價格的不穩(wěn)定性,它不能被視為一種貨幣。對這種說法我不贊同。
盧布(俄羅斯法幣)和奈拉(尼日利亞法幣)的匯率同樣很不穩(wěn)定,但它們仍屬于貨幣。更重要的是,人們將他們手中的比特幣視為一種資產,因此價格波動是正常的,只要長期趨勢呈上漲就沒問題了。比特幣誕生的這6年以來,其價格一直都在漲,甚至勝過所有法幣。
在不久的將來,把比特幣或者其他加密貨幣視為一種交換媒介是絕佳的選擇。Popper說,高通脹率、落后的支付系統(tǒng)和外匯的灰色市場比特幣在阿根廷崛起的三大理由。
以上理由在中國也適用。不過中國的支付系統(tǒng)隨著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已經愈發(fā)完善,而中國的灰色市場早在15年前就不存在了。
但是,中國的通脹率就快要達到阿根廷的水平了。對于中國民眾來說,通脹似乎是個揮之不去的噩夢。當年正是因為高通脹率才導致民國政府垮臺。
1949年到1980年末,中國政府堅決應對通脹危機。在這40年來,政府通過嚴格把控商品價格才解決了危機。到了上世紀90年代,政府認為通脹是一種必要的經濟泡沫。直到2008年西方國家爆發(fā)經濟危機才給了中國政府當頭一棒。
為了防止過度發(fā)行貨幣,西方國家的央行和政府是獨立存在的。而在中國,央行就是政府的一部分,因此政府可能會通過發(fā)行貨幣解決政治以及管理難題,從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。
過去的25年間,通脹問題橫行中國,拉大了貧富差距。過去的10年里,房地產價格一路飆升,形成泡沫。另外,中國證券市場的交易價格仍據世界前列。綜上所述,在當前人民幣購買力下降、通脹問題呼之欲出的中國,比特幣作為一種避險財富在中國大受歡迎也不足為奇了。
譯者注:本文作者Joe Zhang,中文名張化橋,是中國支付通集團董事長,曾任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主任科員。